3773考试网
 3773考试网 - 中考网 - 各省中考 - 广东中考 - 茂名中考 - 正文

2014年茂名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来源:3773中考 2015-1-28 19:24:23

广东省茂名市2014年中考物理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从第1页至第8页,共8页。
2、物理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14小题,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选对的得2分,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
1.如图1所示,MN为平面镜,一束光线沿AO方向入射,经平面镜反射后会通过图中的
\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考点:
平面镜的应用..
专题:
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
分析:
先画法线,法线与镜面垂直,再依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出反射光线,即可知会通过图中的哪一点.
解答:
解:过入射点O作镜面的垂线即为法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做出反射光线,光路图如图所示.
\
由图可知,一束光线沿AO方向入射,经平面镜反射后会通过图中的b点.
故选B.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反射定律的应用,首先要熟记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并要注意入射角与反射角的概念.
2.电话铃响,小明拿起一听就知道是爸爸了。小明判断是爸爸发出的声音的依据是
A.音调B.响度
C.音色D.节奏
考点:
音色..
专题:
应用题;声现象.
分析:
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是辨别不同声音的依据.
解答:
解:不同的声源发出的声音,除了音调、响度之外,声音还有另一个特征﹣﹣音色.听打来的电话,凭声音就知道是谁,因为每个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
故选C.
点评:
不同人说话的特色不同,是指音色不同,对于熟人的音色,我们已经很熟悉了,所以即使没有见面,只听声音就可以判断出来.
3.小明将一杯地沟油和一杯花生油一起放入冰箱内降温,他发现两杯油的温度都降到7℃时,地沟油变为固态而花生油仍为液态,这说明地沟油和花生油具有不同的
A.密度B.沸点
C.凝固点D.比热容
考点:
熔点和凝固点..
专题:
温度计、熔化和凝固.
分析:
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称为凝固,晶体凝固时的温度,称为凝固点.
解答:
解:温度都降到7℃时,地沟油变为固态而花生油仍为液态,这说明地沟油和花生油具有不同的凝固点.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定义的理解和应用的情况,解答这类题目主要看学生对知识迁移和转化情况,因此学生做题时要注意对相关知识点进行理解、分析以便能学以致用,顺利完成题目.
4.将两个铅柱的底面磨平、擦干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这时两个铅柱就会结合起来,甚至下面可以吊一个重物都不能将它们拉开,如图2所示,这一现象说明
\
A.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B.物体间存在扩散现象
C.分子间存在斥力D.分子间存在引力
考点: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专题:
分子热运动、内能.
分析:
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与斥力作用.
解答:
解:两铅块铅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两铅块在分子间引力作用下吸在一起;
故选D.
点评:
掌握分子动理论的内容即可正确解题,本题是一道基础题.
5.如图3所示,带轮的木块B随小车A一起向右运动,当小车被挡板C制动时,木块B将
A.立即停止B.向右倒下
C.向左倒下D.继续向右运动
考点:
惯性..
专题:
运动和力.
分析:
先分析车突然停止前,木块和小车的运动状态,当小车突然停止时,根据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来分析木块的运动状态.
解答:
解:带轮的木块B随小车A一起向右运动,当小车撞上挡板时,小车停止了运动,由于惯性,木块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轮与小车间摩擦力较小,所以木块继续向右运动.
故选:D.
点评:
一切物体都有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我们把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惯性的理解和应用,会用惯性知识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
6.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水温达到100℃时,水一定会沸腾
B.水沸腾时,大量气泡上升、变大,至水面破裂
C.水沸腾时,停止对水加热,水仍能继续沸腾
D.水沸腾时,继续对水加热,水的温度会升高
考点:
沸腾及沸腾条件..
专题:
探究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分析:
(1)液体沸腾的条件:温度达到沸点,并且能不断吸热;
(2)沸腾的特点:不断吸热,温度不变;
(3)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沸点越高,气压越低沸点越低.
解答:
解:A、液体沸点与气压有关,因此水的温度达到100℃时不一定沸腾,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水沸腾时,不同深度水的温度相同,剧烈汽化生成大量气泡上升、变大,至水面破裂,故B正确;
C、沸腾的条件:温度达到沸点,并且能不断吸热,停止加热,水不能继续沸腾,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水沸腾时,继续对水加热,水的温度保持不变,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沸点以及沸腾的条件和特点,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比较简单.
7.卫生间有两个开关,开关S1只控制照明用的小灯泡L,开关S2只控制抽气用的电动机M。在如图4所示的四个电路中,符合上述要求的是
\
考点:
串、并联电路的设计..
专题:
电流和电路.
分析:
开关S1只控制照明用的小灯泡L,开关S2只控制抽气用的电动机M,说明小灯泡L和电动机M并联,各由一个开关控制.
解答:
解:A、开关S1只控制小灯泡,开关S2只控制吸尘用的电动机,二者互不影响,符合题意;
B、开关S1为总开关,控制小灯泡和电动机,开关S2只控制电动机,不合题意;
C、开关S2为总开关,控制小灯泡和电动机,开关S1只控制小灯泡,不合题意;
D、开关S1为总开关,控制小灯泡和电动机,开关S2只控制小灯泡,不合题意.
故选A.
点评:
(1)根据二者是否相互影响,判断出它们的连接方式,相互影响为串联,互不影响为并联;
(2)根据开关的控制作用,确定开关的位置,控制整个电路,开关在干路上,单独控制某个用电器,开关在支路上.
8.如图5所示是我们物理课堂上做过的实验,其中用来探究发电机原理的是
\
考点:
电磁感应..
专题:
电和磁.
分析:
发电机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制成的,分析四幅图中各自的实验原理找出正确的答案.
解答:
解:A、是研究奥斯特实验的装置图,探究的是通电指导线周围存在磁场,磁场方向和电流方向有关,不符合题意;
B、图中装置研究的是电磁感应现象,是发电机的工作原理,符合题意.
C、图中实验演示的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是电动机的工作原理,不符合题意;
D、是研究电磁铁磁性强弱和线圈匝数的关系,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发电机工作原理和各选项中实验原理的理解和掌握,基础性题目.
9.关于粒子与宇宙的说法,正确的是
A.第一个提出日心说的科学家是托勒密
B.光年是天文学中常用来表示时间的单位
C.电子与原子核间存在着引力
D.固体分子与分子间没有空隙
考点:
人类探究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光的传播速度与光年;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专题:
应用题;粒子与宇宙、材料世界.
分析:
A、日心说,也称为地动说,是关于天体运动的和地心说相立的学说,它认为太阳是银河系的中心,而不是地球;日心说是哥白尼提出的;
B、光年是指光一年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长度单位;
C、根据万有引力可知,宇宙中任意物体间都存在引力;
D、由于分子间存在斥力,使得分子间有间隙.
解答:
解:A、日心说是哥白尼提出的,故A错误;
B、光年是长度单位,故B错误;
C、根据万有引力可知,电子与原子核间存在引力,故C正确;
D、固体分子间同样存在间隙,只是比液体和气态分子间间隙小,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但难度不大,是一道基础题.

点击下载完整版:茂名市2014年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版)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请在两周内邮件fjksw@163.com联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琼ICP备12003406号